教 案
科 目: 小二华文
课 型: 阅读教学
单 元: 第十二课
《我的好朋友》(核心)
教学资源: 1.
教材:课文 - 第十二课 《我的好朋友》
2. 教具
• 课本
• 生活照(微软简报)
• 表格(微软简报)
3. 数码资源:“有声有色”教学课件
教学目标: 在下课前,学生能
1. 正确回答老师针对课文提出的问题。
2. 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及说出课文大意。
时间
|
教学步骤
|
教学资源
|
备注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4' |
导 入
1. 老师展示生活照(可以是老师本身与朋友的照片)。老师提问:
Q1“同学们,你们猜一猜跟老师一起拍照的人是谁?”(朋友、同学)
Q2 “那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?”引导学生说说他们有哪些朋友。
2.老师:“每一人都会有朋友。有的是你最要好的朋友,也有的是你普通的朋友。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,题目也是跟朋友有关的。”(老师板书课题:我的好朋友)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做《我的好朋友》。
|
电脑 |
直观导入
阐释/推论性思维
阐释/推论性思维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6’
8’
9’
3’
6’
10’
6’
|
发 展
“接下来,老师让你们来听一听这课的课文录音。故事里的“我”,是不是也有好朋友呢?等等让你们来告诉老师。”
(连结“有声有色”教学课件,不让学生看短片,只让他们听课文录音。)
一 、播放录音,提醒学生注意聆听。学生听完后,回答几个问题。
Q3“现在同学们已经听完了录音,那么老师请同学举手告诉老师故事里的这个“我”,有没有好朋友呢?(有)那他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?”(山美)
Q4“请问这个“我”和山美是怎么认识的?”
(因为老师让山美和这个“我”坐在一起。)
(山美和“我”一起踢足球。)
老师:“这两位同学都说到了重点,但是老师觉得要把你们的说法连接起来。因为开学那天,老师安排新同学山美跟故事中的这个“我”坐在一起,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。之后,山美才请这个“我”一起踢足球,他们因此而认识了对方。”
Q5 “那故事中的“我”和山美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?请同学们想一想,等等老师讲解完课文的时候,再请你们回答。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6页,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山美是怎么跟“我”成为好朋友的。”
二、讲解课文
(学生的座位依照A、B、C三个大组编排,老师会请不同的大组分别朗读不同的自然段。首先请A组朗读第一段。)
第一段
老师评估:A组的同学读得不错,很流利。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,课文中的山美跟“我”说话的时候,是在问问题,而不是在回答。所以,刚才朗读的这组同学,你们要注意,在读疑问句的时候,结束的时候语调要稍微提高。语气是带有提问的语气。
Q6“另外,这个“我”笑着说“好!”这是怎样的语气呢?”(是高兴的语气,这是一种感叹句。)
老师:“你说得非常正确!当我们在读这样的感叹句的时候,要带着高兴的语气并提高语调。”
Q7“读完了这一段,有谁可以告诉老师,为什么课文中的老师要让山美和“我”坐在一起呢?”
(因为山美是新同学,第一天到班上来。)
(因为老师想要这个“我”照顾新同学。)
老师:“同学们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。代表你们都有用心地思考老师问的问题。如果换成是你,你会不会帮助新同学?你会怎么帮呢?”
(点名让几个学生说一说。)
老师:“老师感到很高兴,因为大家都会想要帮助新同学,而且你们帮助别人的方法都很不一样。不管怎么帮助人,都是一种好的行为。”
Q8“后来,山美请“我”跟他一起去做什么?”
(山美请“我”一起去踢球。)
“接下来,我们看看会有什么事发生在这两个刚刚认识的朋友身上。请B组朗读第二段。”
第二段
老师评估:同学们在读到“突然”的时候,要读重音,表示有一件在我们意料之外的事要发生了。后来,山美一下子爬了起来,还笑了一笑,这里是这一段最有趣的地方,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可以用一种带有可爱的语气朗读。
Q9“这两位小朋友在操场玩得正高兴的时候,发生了什么事?”
(山美不小心滑倒了。)
Q10“那有没有人去扶他呢?”(课文中的“我”想要去扶他。可是他自己爬了起来。)
Q11“为什么课文中的“我”会觉得山美很可爱?”
(因为课文中的“我”本来想要伸手去扶他; 可是山美却自己爬了起来,还对课文中的‘我’笑,所以这个“我”觉得山美很可爱。)
Q12“看过了这个段落,你们觉得课文中的“我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?”(他是一个喜欢帮助人的孩子。)
Q13“那么,你们觉得山美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?”(他是一个可爱的孩子。)
老师总结:山美虽然跌倒了,但是他会自己爬起来,还对朋友笑了一笑,是一个很友善及勇敢的孩子;而课文中的这个“我”看到朋友跌倒了,赶快过去扶他,是一个热心助人的孩子。老师希望你们也能这样对待每一个人。
“最后,请C组的同学朗读第三段。”
第三段
Q14“这一段的大意是他们两个最后成了好朋友。还记不记得之前老师请你们想的问题?“我”和山美怎么成为好朋友?”
(因为这个“我”在山美跌倒的时候帮助他,之后他们就天天在一起读书、踢球。从此以后,他们就成为好朋友了。)
老师小结:说得很好。这两位小朋友因为能互相帮助、互相关心,最后成为了好朋友。
三、默读课文,找出时间、人物、地点、发展及结果。
(A、B、C三个大组里又分6个小组。学生已按照小组分配坐好。一组有6个人,每一个人有一个编号。)
老师:“老师已经讲解完了课文,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帮一个忙。请第1组找一找,故事发生的时间?第2组找一找故事里有什么人?第3组找一找这些人在什么地方?第4,5组找一找这些人在做什么?第6组找一找最后他们怎么了?老师会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,等一下老师会叫号码,比如说1号,那么在小组编号1号的同学就要告诉老师你的答案。之后,你们要把找到的答案串起来,变成一个故事。”(这时老师利用投影机将以下的表格投影在白板上。老师示范,比如说,人物有“我”。)
四、考查活动—说出课文大意
老师点号码,同学回答。老师整理,将同学的答案写在白板上。例如:
老师再点号码,请同学将他们的答案串起来,变成一个简短的故事(说出课文大意)。
老师小结:“我”和新同学山美在学校操场上踢足球,山美不小心跌倒了,“我”连忙跑过去扶他,他却自己爬了起来。从此他们俩一起读书、踢足球,成了好朋友。
五 、 巩固—播放短片
“同学们都说得很好,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你们说的跟等等要看的短片的内容一不一样。”
(在学生说出课文大意之后,播放课文的录像,让学生观赏。之后要求全体同学流利地朗读全文。老师评估。)
|
连结数码教学资源网站
电脑、课本
电脑展示表格
播放“有声有色”教学课件(连结数码教学资源网站)
|
字面性思维
阐释/推论性思维
阐释/推论性思维
字面性思维
阐释/推论性思维
创造性思维
字面性思维
字面性思维
字面性思维
阐释/推论性思维
评价性思维
评价性思维
阐释/推论性思维
小组活动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’
|
总 结
老师希望同学们不只是跟你们的好朋友一起游戏,一起学习,更重要的是要互相帮助。就好像课文中的山美和“我”一样,互助互爱。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2'
|
作 业 布 置
“一开始你们已经告诉老师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了,老师想知道当你们的好朋友有困难的时候,你们会怎么样帮助他。明天回来告诉我,好吗?另外,请你们回家后,把课文多看几遍,圈出自己不会的字和词。明天老师会讲解生字生词。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,有什么问题吗?好,下课。”
|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