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 题:
|
第十课《我们住下来吧》 听说教学
|
教材/教具:
|
1. 基本教材/教具
课本 、课文录音、实物投影仪
2. 加工教材/教具
作业纸
|
教学目标:
|
下课前, 学生能
1. 正确回答老师针对课文提出的问题。
2. 能分辨陈述句、疑问句和感叹句。
|
课堂教学活动:
|
师生互动(个人、配对)
|
评估工具
|
1. 非语言评估工具
2. 语言评估工具 |
评估方式
|
1. 评估方法:提问与回答、口头复述
2. 评估主体:教师评估、学生互评 3. 评估形式:作业纸(分数制) |
先备知识:
|
生活经历
|
教学过程:
时间
|
教学步骤
|
教学资源
|
备注
|
5’ |
导 入
你住在哪里?
你喜欢你住的地方吗?为什么?
| 联系生活的口头表达练习。 | |
15’
10’
5’
5’
10’
|
发 展
一 、听力练习
听前指示:
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自己住的地方。那别人会不会也喜欢这里呢?今天,就有两位客人来到了新加坡。猜猜看,它们是谁?它们发现了什么?现在我放一段录音,大家一定要仔细听,然后完成老师发下来的这张作业纸。大家先看第一面,边听边作答,把你听到的答案号码圈起来。(发作业纸)
播放录音一遍
1.好,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两位客人是谁了?(同学口头答)第一面都做好了吗?很好,下面请同学们回答作业纸的第二面的问题(老师读问题,学生作答。)
2.刚才同学们回答得对不对,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,核对一下。请和你的邻座互换作业纸。
老师讲解答案。同学互评。
二、讲解疑问句、陈述句和感叹句
大家已听了两遍录音,知道小黄鸟和妈妈打算在这住下来。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,一开始,小黄鸟问了妈妈一个问题,请大家看荧幕,哪句话是它问的?哪句话又是妈妈回答的呢?
l 这是什么地方啊?(疑问句)
l 这是新加坡。(陈述句)
对,带问号的这个句子是小黄鸟问的,我们称它为疑问句。疑问句里总是有“什么、怎么、谁、为什么和吗、呢”等疑问词,语气也是询问式的。比如说:
l 你吃饭了吗?
l 你为什么不跟我们玩呢?
l 他怎么不说话呢?
l 她是谁?
小黄鸟妈妈回答的话我们叫它陈述句。就是平时我们普通的谈话,语气是平和的。而小黄鸟妈妈最后说:“好啊,我们就在这个花园城市住下来吧!”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感叹句。因为它是表示感叹、惊讶、赞叹等意思,带有浓厚的感情。如:
l 这里真美啊!
l 快跑啊!房子着火啦!
l 加油!加油!
后面的这个符号我们叫它感叹号。
三、听说三种句型练习
1.(扶)刚才老师解释了这三种不同的句型,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,大家仔细听老师说几句话,注意老师说话的语气,然后用手势告诉老师是什么句型。( 学生右手掌勾起表示问句,双手十指相接表示陈述句、抬起右手臂表示感叹句。)
l 冰淇淋真好吃啊!
l 谁把我的冰淇淋吃掉啦?
l 我不吃冰淇淋。
l 快来啊!有冰淇淋吃啦!
2.(放)看来大家已经分得清这三种不同的句型了,光会听还不够,要会讲。现在请同学们三个一组,用“巧克力、蛋糕、苹果、铅笔、家、巴刹、电影院”等词练习说说这三种句型。
老师巡视指导,强调语气变化。
3.(收)老师请各组演示三种句型,其他同学听后同样用手势表示他们听到的是什么句型。
|
课文录音
作业纸
|
简单复述(听记)
分辨疑问句 和陈述句
听辨感叹句
听、说、辨感叹句、疑问句、陈述句。
|
5’
|
总 结
今天同学们学会了怎样分辨疑问句、陈述句和感叹句,并且能自己说出三种句型,这表现非常好。回去后,请大家把课文里的三种句型找出来,好好朗读几遍,要注意语气。并想想如果小黄鸟是你的邻居,要你做向导,你会带小黄鸟去哪玩呢?下次课请大家告诉我。 |
蕴伏式结尾
|
《我们住下来吧》听力练习作业题
指示:请把正确答案的号码圈起来。
(第一面)
(第一面)
一、 小黄鸟和妈妈飞来飞去时,发现了什么?
(第二面)
(第二面)
二、 它们觉得新加坡像什么?
1. 像个大公园。
2. 像个大花园。
3. 像个小岛。
三、 它们决定做什么?
1. 在这里住下来。
2. 下次还来这里玩。
3. 告诉别人这里很美。
四、你认为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
1. 它们喜欢这个美丽的地方。
2. 它们没有地方住。
3. 它们飞累了。
无意间发现你的网址,非常感谢你的分享!想请问,活动纸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问题是一样的吗?
回复删除您好。第一页的问题只有第一道题而已:活动纸上印有了不同的事物,例如:高楼、小鸟、小河、彩虹等。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从聆听过程中学会归纳具体的讯息。然后再进入思维层次较高的第二页活动纸题目。 祝
回复删除教安